徐向阳,男,1978年生于安徽歙县,1993年从业以来,钻研歙砚制作技艺,追求刀法上的刚劲利落,擅长以天然子石进行设计制作,因材施艺随型赋意。 作品格调清新,寓意深长,师古而创新,不断发扬歙砚制作的优秀传统,线条柔润并追求飘逸如行云流水的砚雕风格,不断提高文化修养,以传统文化委背景,在诗.书.画.印等方面去诠释砚台的人文精神。 二十余年来创作出一批优秀作品,深受广大砚台爱好者与收藏家的喜爱和推崇,同时积极与砚界同仁交流砚雕技艺,探索新的雕刻表现手法以及怎样以砚台为载体体现中国优
方利辉,歙县人,高级工艺美术师,现为歙砚协会会员,安徽省文房四宝协会会员,黄山市工艺美术协会会员,歙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,弘博歙砚创作团队青年俊彦,新安歙砚艺术博物馆馆员,歙砚研究院成员,歙砚鉴定委员会鉴定员。 其作品线条准确流畅、大气磅礴,深悟砚之精髓。每逢佳石必殚精竭虑,其小制作以小见大,不失砚之神韵。擅长传统文人砚、及花草、山水等砚的制作。作品多次获奖并被歙砚收藏家及歙砚爱好者收藏,并被载入《歙砚新考》、《歙砚风雨情怀》等刊物。
李利宾,歙县人,高级工艺美术师,中华传统工艺大师,黄山市工艺美术大师,安徽省民间文化优秀传承人。现为安徽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,安徽省文房四宝协会理事,黄山市工艺美术协会理事,歙县歙砚协会常务理事,歙县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,新安歙砚艺术博物馆副馆长,歙砚研究院副院长,歙砚鉴定委员会鉴定专家。 其作品构图简练、比例匀称,线条准确流畅、刚柔相济,点、线、面的结合极为融洽,尊崇“师古而不拘古,继承传统而有创新”的创作理念。擅长传统文人砚、云蝠砚、云龙砚及花鸟虫鱼等砚的制作。作品多次获奖并被歙砚收藏家及歙砚爱好者收藏
吴国水,号抱素子。歙砚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,安徽民间文化传承人,高级工艺美术师,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。国家(一级)高级技师。 国水于砚雕艺术,受性奇佳,加之二十余年孜孜以求,功力扎实,业内称善。十余年来,一心在文人砚制上探索突破。融合黄公望、倪云林及渐江大师简远疏淡的画风入砚,形成了以古朴为里,以素雅为表的独特个性风格。作品获第三届中华(天津)民间艺术精品博览会金奖、中国工艺美术"百花奖"。论文《徽文化蕴育的歙砚艺术》获第二届中国民族文化创新成果一等奖。歙县电视台、安徽电视台
张硕,男,无耶居士,1966年生于歙县,自幼深受徽文化的熏陶,酷爱绘画,十几岁师从砚雕大师方见尘,治砚三十余年,融工笔与写意一炉,去繁琐求雅洁,去陈俗求清新,去浮华求浑朴,砚之构图磅礴大气,融诗书画一体。形成既含蓄沉蕴,又潇洒奔放之独有风格,作品在《徽州报》、《香港旅游》、《江苏画刊》、《德阳日报》、《东方画刊》、《北京日报》、《攀枝花史记》、《国际电视节会刊》等十几家刊物介绍。
王宏俊,男,1971年10月出生于安徽歙县,中专学历,安徽省高级工艺美术师,歙县歙砚协会理事。现任新安歙砚艺术博物馆副馆长、歙砚鉴定委员会高级鉴定师、歙砚研究院副院长、黄山弘博歙砚有限公司总经理。先后获得安徽省民间文化优秀传承人,中华传统工艺大师,黄山市工艺美术大师,第二届安徽省工艺美术名人等荣誉称号。
刘明学,字鸣雪,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,1970年生于皖南歙县,少聪慧,喜丹青,四岁即临池书画。1988年入歙县工艺厂学习砚雕艺术,1991年拜著名砚雕大师方见尘为师。近二十年的砚雕生涯使其作品情感丰富,超俗飘逸,所求天人合一的境界,多有不尽琢磨,半留本色之作。为丰富砚雕艺术,2002-2004年又入西安美术学院进修中国画艺术。鸣雪先后在全国各大城市举办多次砚雕艺术作品展览,其中“太白遗梦”被马鞍山太白纪念馆作为馆藏永久展示;“踏雪寻梅”、“金水湾”砚被旅顺博物馆珍藏。“不进则退”是鸣雪先生的座右铭,斋号“渡